用国际视野看菲律宾苗木产业的发展前景
来源: 浏览:次 发布日期:2014-10-13 09:27
苗木,又称树苗,是园林景观所用的栽植材料。具有完整的苗干和根系,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前都称为苗木。苗木是园林景观应用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物质保障,优质苗木更是园艺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我国园林景观苗木产业发展的现状
1、 园林景观苗木产品的生产区域差距大
自新菲律宾成立以来,我国的苗木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崭新的局面。而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又为我国的苗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是,由于我国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土壤、气候、水文等条件都影响着苗木的生存和生长。这也是导致我国的苗木产品生产区域之间差距大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的苗木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豫冀鲁地区。
例如浙江、广东等地,尤其像浙江的萧山、山东的济宁等地,都是我国最著名的苗木之乡。但是同这些地区相比较而言,我国北方的苗木产业的发展却比较慢,并且苗木的种类也较少。这主要是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 园林景观苗木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苗木产业整体的发展水平还较低,机械化程度低,起苗机、耕作机、喷滴灌等设备应用少,苗圃作业主要依赖人力。设施化程度低,以荫棚、塑料棚等为主,环境可控程度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市场外延后,运输半径扩大,成本增加。物流落后,物流还停滞在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运输过程中对苗木质量损害较大。
3、园林景观苗木的多样性不足
当前我国的苗木生产在苗木的多样性方面逐渐体现出了弱势。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苗圃建设和管理方面。一方面,苗圃中的苗木多数都是同一品种,并且普遍比较缺乏特色。产品结构方面,苗多花少,适销对路、特色产品少,“大路货”多,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结构性过剩仍较突出。
当前绿化苗木仍然存在结构性过剩,从品种上看,乔木苗苗圃存量过大,特别是木兰科、山杜英、马褂木等仍过剩;从产品类型上看,低品质苗销售困难;从分布区域和经营主体上看,新发展区域、新企业、新农户苗木积压较为普遍。
另一方面,苗木产业本身就是一项高成本、高收入和高风险的产业。只有保证苗木的质量,并且选择品种特殊的苗木,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但是,苗木生产的多样性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的苗木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4、自主创新能力弱
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滞后,研究开发少,重要种质资源库构建工作亟待加强;苗木新品种依赖引进;品种创新的机制亟待健全,现在的科研项目多要求三年结题,结题后往往不再继续支持,品种研发缺乏长期扶持;植物新品种的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育种者的权益、知识产权等得不到有效保护,企业不愿投入,品种创新积极性不高。
二、 对我国苗木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1、发展机遇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美丽菲律宾”被提到重点层面,生态建设成为各地金年会的重要工作,这将进一步扩大园林景观苗木市场的总需求。与此同时,金年会扩大内需措施将给园林景观苗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家庭园艺产品消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近几年庭院植物、“三台”园艺、中高档盆花、鲜切花等产品的消费量稳步增长。
2、加强园艺苗木基地建设
加强园艺苗木基地建设,使我国园林景观苗木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由于苗木基地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苗木,瑞典、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苗木基地的规模都很大,且实施的集约化经营,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高质量的苗木。
而我国种苗基地分布面广,隶属关系复杂,面积大小不等,且设施设备比较简陋,育苗生产大都是原始的手工作业。因此我国在园林景观苗木基地建设方面应先对全国的苗木基地进行重组,兼并。以优势苗圃为龙头,逐步扩大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集中力量建立—批现代化种苗示范基地和中心苗圃。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寺庙园林植物的配置
- 下一篇:雪松的园林用途有哪些?